招生就業

 專業介紹 
 招生信息 
 就業信息 
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招生就業  >  就業信息  >  正文
湖南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實施細則
2009-05-04 00:00 佚名  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   (點擊:)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生力軍。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增進農村基層組織和幹部隊伍的活力,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造就經過基層實踐鍛煉、對人民群衆懷有深厚感情的黨政幹部後備人才,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切實做好我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根據中央組織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組通字〔2008〕18号)和中央組織部《關于印發<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有關問題的答複意見>的通知》(組通字〔2008〕39号)精神和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一章 選聘目的和原則

第一條通過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力求達到以下目的:

1.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解決一些地方村幹部老化弱化、後繼乏人問題,培養有知識、有文化的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增強農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2.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對人民群衆有深厚感情的黨政幹部後備人才,從根本上解決黨政幹部隊伍來源單一、經曆單一問題,形成來自基層和生産一線的黨政幹部培養鍊,密切黨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

3.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面向基層就業創業,到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華,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提供人才支持和組織保證。

第二條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公開、平等、競争、擇優原則。

2.德才兼備原則。

3.自覺自願原則。

4.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原則。

第二章選聘數量和任職

第三條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從2008年開始,連續選聘5年,選聘數量為7500名左右,每年選聘1500名左右。

第四條選聘的高校畢業生是中共正式黨員的,一般安排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職務;是中共預備黨員或非中共黨員的,一般安排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是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或共青團員,本村沒有團組織書記、副書記的,安排兼任村團組織書記、副書記職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工作、被大多數黨員和群衆認可的,可通過推薦參加選舉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等職務。

第三章選聘對象和條件

第五條選聘對象為30歲以下應屆和往屆畢業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專科以上學曆的畢業生,重點是應屆畢業和畢業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則上為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非中共黨員的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幹部也可選聘。

第六條選聘的基本條件是:

1.思想政治素質好,作風踏實,吃苦耐勞,組織紀律觀念強,志願到農村基層工作。

2.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學習成績良好。

3.身體健康。

第七條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團中央等部門組織的到農村基層服務的“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活動期滿的畢業生,本人自願且具備選聘報考條件的,可報名應聘,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

第四章選聘步驟和程序

第八條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主要經過以下步驟和程序:

1.宣傳發動。根據中央和省委精神廣泛進行宣傳發動。省委組織部将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有關政策要求,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分别設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政策咨詢熱線電話。各高校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向本校畢業生進行宣傳動員,要将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有關政策和辦法納入畢業生就業指導教育課程。

2.确定計劃。各市州根據本地實際,向省委組織部申報選聘人數計劃。省委組織部根據上報計劃統一安排、調劑,确定并下達各市州選聘計劃。

3.個人報名。符合報考條件的高校畢業生通過湖南領導人才網(www.hnleader.gov.cn的在線報名系統,按志願分市州定向報名,在網上填寫報名信息。)

4.資格審查。資格審查由所在高校黨委組織部和所報考市州委組織部在網上進行。資格審查合格者,在規定時間内到湖南領導人才網下載、打印準考證。

5.筆試。筆試由省委組織部統一組織實施,隻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個科目。

6.面試。根據筆試成績,分市州按照1:1.5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試對象。面試工作由各市州委組織部按照省委組織部确定的統一時間、地點和要求分别組織實施。根據面試成績,按照1:1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确定體檢、考察名單。面試時,往屆和省外高校應屆畢業生必須攜帶大學畢業證書(暫未領取大學畢業證書的應屆畢業生攜帶學生證)、身份證以及經就讀高校和畢業後有關單位黨組織審核、蓋章的報名推薦表(該表在湖南領導人才網報名系統中生成、下載)進行資格複核。

7.體檢。由所報考市州的黨委組織部組織到指定醫院按公務員錄用要求進行體檢。

8.考察。在體檢期間同時進行考察,重點考察應聘大學生的德才表現,包括政治表現、學習态度、學習能力、組織能力、紀律觀念、身體狀況等方面的情況。考察對象在湖南領導人才網下載《湖南省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考察鑒定表》。省内高校應屆畢業生由所在高校黨委組織部進行考察;省外高校應屆畢業生可由選聘市州組織實地考察,也可以函調方式進行考察;往屆畢業生可由選聘市州組織實地考察,也可由畢業生本人向原就讀高校黨委組織部和現工作單位黨組織同時申請考察,沒有工作單位或工作單位沒有黨組織的,可以向原就讀高校黨委組織部和居住地黨組織或父母所在單位黨組織同時申請考察。負責考察的黨組織要認真填寫考察鑒定表,并在考察鑒定表末尾簽具經辦人姓名和聯系電話,以備選聘單位進行核查。

9.預錄。各市州委組織部綜合體檢和考察情況,提出預錄名單,報省委組織部綜合、審核。如需要跨地區調劑,由省委組織部根據畢業生志願進行調劑。

10.公示。省委組織部将審核合格的對象在《湖南日報》、紅網、湖南領導人才網、湖南紅星網、湖南人事考試網、湖南省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統一進行公示。

11.缺額補選。如果需要補選的,原則上由市州委組織部按計劃數進行補選,補選對象必須在面試對象中挑選。

12.決定聘用。各市州委組織部綜合公示情況,研究提出聘用人員名單,報省委組織部部務會審定。

13.培訓上崗。由各市州委組織部對選聘的高校畢業生統一進行崗前培訓,培訓時間不得少于5天。培訓内容主要是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基本知識,本地新農村建設情況和鄉風民俗,開展農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黨團工作基本方法等。培訓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做到課堂輔導、經驗介紹、座談讨論與實踐培訓相結合。采取請優秀的鄉村幹部傳授經驗、請大學生村幹部先進典型介紹體會、組織到本地先進村或培訓基地實踐考察見習等方式,幫助他們掌握群衆工作方法,盡快進入工作角色。培訓期間,各市州委組織部要明确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的分配去向,并報省委組織部備案,培訓後由縣市區委組織部統一組織到崗上任。

第五章待遇和保障政策

第九條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比照本地鄉鎮從高校畢業生中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後工資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補貼标準,由縣市區财政統一按月發放。到國家确定的我省14個實施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的縣(桑植縣、江華縣、城步縣、麻陽縣、新晃縣、通道縣、吉首市、泸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農村任職的,按本地執行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标準增加生活補貼。

2.在村任職期間,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社會保險,辦理醫療、人身意外傷害商業保險。由縣市區委組織部統一組織辦理。辦理保險,須從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當月起。

3.符合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規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國家代為償還。

4.從2010年起,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可參加選調生選拔。高校應屆畢業生在村任職2年以上,曾參加“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活動和已在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納入選聘計劃後,在村任職1年以上,具備選調生條件和資格的,經縣市區委組織部推薦,可參加選調生統一招考。

5.高校畢業生在村任職滿2年,曾參加“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活動和已在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納入選聘計劃後,在村任職1年以上,報考省内縣級(含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公務員的,享受放寬報名條件、筆試折算後總分加5分等優惠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報考鄉鎮公務員的,享受放寬報名條件、筆試折算後總分加7分等優惠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對報考原籍縣和任職村所在縣鄉鎮公務員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同時,人事部門每年專門拿出一定名額面向到村任職滿上述年限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定向考錄。縣鄉機關公務員應重點從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中招錄。

6.高校畢業生在村任職滿2年,曾參加“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活動和已在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納入選聘計劃後,在村任職1年以上,參加省直、市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享受筆試折算後總分加5分的優惠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參加縣鄉各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享受筆試折算後總分加8分的優惠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縣鄉各類事業單位,有空缺編制需補充人員的,優先考慮任職期滿、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

7.高校畢業生在村任職2年以上,曾參加“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活動和已在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納入選聘計劃後,在村任職1年以上,表現良好、考核合格的報考研究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8.對會做群衆工作、善于協調處理各種矛盾、政治素質好、實績突出、群衆公認、任期屆滿的高校畢業生,可列入鄉鎮科級後備幹部,按政策規定和程序選為鄉鎮領導幹部。

9.被黨政機關或企事業單位正式錄用(聘用)後,在村任職工作時間可計算工齡、社會保險繳費年限。

第六章管理與服務

第十條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為“村級組織特設崗位”人員,系非公務員身份。其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務員的有關規定進行,由鄉鎮黨委、政府負責;人事檔案由縣市區委組織部門管理,黨團關系轉至所在村。工作期間,縣市區委組織部與高校畢業生簽訂聘任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各自遵守的條文。合同條款及式樣由省委組織部統一制定,其中可根據各地實際,設定自選條款。

第十一條選聘的高校畢業生在村工作期限原則為3年。聘期滿後,經組織考核合格、本人自願的,可繼續聘任;不再續聘的,引導和鼓勵其就業、創業。

第十二條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的聘期認定,以省委組織部審定确定聘用當月為起始時間,足年計算。

第十三條選聘的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原則上與省、市州、縣市區三級建設扶貧駐點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結合起來,注意相對集中安排。

第十四條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願将戶口遷往任職村所在地或家庭戶籍所在地,或任職村所在的縣市區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中介機構,或鎮政府,遷入地公安機關憑畢業生報到證、畢業證書、戶口遷移證及選聘到村任職的有關證明為其辦理落戶手續。

第十五條鄉鎮黨委、政府要妥善安排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的工作、學習、食宿及日常生活,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提供方便。高校畢業生到崗上任時,所在鄉鎮黨委要召集所任職的村“兩委”班子成員全體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幫助銜接安排好工作和生活。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原則上要求住村,可安排住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也可住在條件許可的農戶家。要切實保障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特别是女學生的安全。

第十六條縣市區委組織部要設立“熱線電話”,加強管理和服務,及時解決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後遇到的各類問題。

第十七條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的母校,要跟蹤了解學生在村工作情況,在技術、信息、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建立在村任職高校畢業生與在校畢業年級學生的聯系制度,引導在校畢業年級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吸引更多優秀畢業生到村任職。

第十八條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聘用期間必須在村裡工作,鄉鎮以上機關及其他單位均不得借調使用。

第十九條在村任職期間,由于各種原因,不願意繼續在村任職的,可向所在鄉鎮黨委提出解聘申請,由鄉鎮黨委報縣市區委組織部決定解聘;任職期間年度考核連續兩年不合格的,由鄉鎮黨委提出,報縣市區委組織部決定予以解聘;任職期間嚴重違規違紀或無法履職的,由鄉鎮黨委提出,向縣市區、市州委組織部和省委組織部層層報批同意後予以解聘。所有解聘人員都須事後報市州委組織部和省委組織部備案。因上述原因離開任職崗位的,不再享受本細則所規定的待遇和保障政策。

第二十條建立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異動情況報告備案制度。鄉鎮黨委要密切聯系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對各種離職異動情況要及時向縣市區委組織部報告,市州委和縣市區委組織部每半年向上一級組織部報告一次選聘人員離職異動情況。人員離職異動後,不得以離職高校畢業生名義虛報冒領工作、生活補貼。如有虛報冒領的,要從嚴查處。

第七章财政補貼

第二十一條對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定補貼。補貼主要用于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的工作、生活費補助和參加養老社會保險及醫療、人身意外傷害商業保險應繳納的相關費用等。資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擔。中央财政對我省的補貼标準為每人每年1萬元(到湘西自治州任職的補貼标準為每人每年1.5萬元),省财政按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準配套補貼,不足部分由市州、縣市區财政承擔。同時,中央财政按人均2000元發放一次性安置費。中央、省财政補貼資金通過财政部門下撥各地。

第八章組織實施

第二十二條選聘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依托省委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組織部牽頭,會同省農辦、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公安廳、民政廳、财政廳、人事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農業廳、林業廳、省扶貧辦、團省委、省婦聯、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協調、組織和指導。辦公室設在省委組織部,有關部門抽調專門人員,與省委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

第二十三條選聘工作要重點把好選聘“入口”關,抓好政策待遇的落實,搞好服務保障工作,切實為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幹事創業、發揮作用、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各有關單位要注重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為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第二十四條在做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同時,繼續有計劃地選派市、縣機關年輕幹部到村任職或挂職,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學曆教育,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和基層,參加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等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第九章附 則

第二十五條本實施細則從頒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條本實施細則未盡事宜,由省委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作出解釋。

關閉窗口

地址:湖南省衡陽市2003网站太阳集团雨母校區崇德樓     電話:0734-8282453     郵編:421001     版權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