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星期四上午第三節課,2003网站太阳集团新老教師一行10餘人在教學副院長王恒太的帶領下,一起走進徐正華老師的高等數學課堂進行觀摩和學習,徐老師以“二重積分的定義與性質”為主題,開展了一堂生動而富有啟發性的教學。課堂教學中,徐老師展現出了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深厚的專業素養,令在場的每位師生都深受啟發。
一、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課程伊始,徐老師通過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問題,成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力。例如,老師詢問:“為什麼需要定義積分?如何把一元函數定積分遷移到二元函數?”這一問題不僅引導學生回顧了已學知識,還促使他們思考二重積分在實際中的重要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感。
二、列舉示例引出課堂所要講解的内容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二重積分的概念,老師精心準備了多個生動的實際案例。在讨論二重積分的應用時,老師列舉了計算曲頂柱體的體積和平面薄片的質量兩個實例,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具體和易于理解。通過這些示例,學生們不僅能夠直觀感受到二重積分的應用價值,也更容易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三、使用動态課件展示上課内容,生動形象
課堂上,老師運用動态課件展示了二重積分的圖形化表達和計算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積分區域的變化和積分值的計算。動态的演示不僅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複雜的數學概念。通過直觀的視覺效果,學生們能夠更清晰地把握二重積分的幾何意義,增強了學習的效果。
四、凝煉短語語幫助學生記憶知識要點
在課程的總結環節,老師通過凝煉的關鍵詞和短語,幫助學生有效記憶知識要點。例如,老師将積分的本質思想歸納為“分割、取和、求極限”,簡潔明了的表達讓學生能夠迅速抓住核心内容。這樣的教學策略,不僅有助于學生在課後複習時的記憶,也培養了他們總結和提煉知識的能力。
徐老師在本堂課中通過提問引導、實例講解、動态展示、凝煉總結、升華創新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融合,成功營造了一個積極互動的學習氛圍。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不僅掌握了二重積分的定義,學會了發現新的性質和遷移新的性質的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所有參與觀摩的教師都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這堂課的成功,充分體現了教師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中的創新與探索,值得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推廣與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