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屬各教學單位:
近十餘年來,我校為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設了一大批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學在我校得到較普遍地運用。總體上看,運用多媒體教學是适應知識飛速擴展更新、信息交流網絡化的時代特征的必然要求,實踐上也證明,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與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相比,它畢竟還剛剛起步,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為此,學校于去年委托校教學督導團對我校多媒體教學運用情況進行專題調查研究。現參照教學督導團調研報告中提出的建議,提出改進和優化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指導性意見。請各教學單位對照自身學料、專業和課程的特點,認真研究,參照執行。
一、改進和優化我校多媒體教學的總體思路:(1)應該用;應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應視不同學科課程、不同章節内容選擇運用的方式和比例;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提高課件制作水平。(2)目前要盡快改變6種影響教學效果的現象:照屏宣科、缺少重難點講解的現象;不顧課程特點、為趕時髦而用的現象;過分依賴多媒體、基本不闆書的現象;追求課件形式而忽視教學内容的現象;盲目照抄别人課件、缺少自身創新的現象;隻是教材照抄、沒有精心設計的現象;(3)實行多媒體教學的“準入與退出”制度:對已經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進行一次效果評價,作出可繼續用或應暫時退出的認定;對新開課程或由傳統教學方式改用多媒體為主的課程,應由教研室(系)組織相關人員作準入的認定。(4)學校和各學院都要繼續加強多媒體課件制作、運用技術的培訓與交流,提高廣大教師制作和運用多媒體的技能;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多媒體教室和多媒體設施設備的管理。
二、對不同學科不同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指導性意見
通過對學生和教師廣泛的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并綜合平時各方面的觀察、了解,經過反複審慎的研究讨論,按學科和課程類别,提出如下具體的分類指導性意見:
(一)理工科課程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指導性意見
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基礎化學類課程是自然科學的基礎,這些課程教學目标重在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認知方法、思維能力、應用技巧的訓練,務必詳細、準确地講解,故應以傳統授課方式為主,以多媒體演示為輔。數、理、化的多媒體演示宜分别控制在講授内容的0.2、0.3、0.4以内。(注:這一比例是對一門課而言,至于章節和每堂課的比例則應視内容而定。下同。)
數學課中的概念講解、公式推導、演算過程一般均應由闆書完成,複雜的圖表、總結歸納性内容或用闆書難以表達清楚的内容,則可以結合多媒體演示進行講解;
物理、力學類課程中的概念講解、定理定律類内容的闡釋、公式推導、計算過程等均應以闆書為主,多媒體主要用于工作原理、複雜圖表、應用實例等内容的演示;
基礎化學類課程,由于分子結構、反應過程的闆書比較困難,多媒體演示可以适當增加,但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平衡方程的推演等,仍應結合闆書來講解。
理工類學科的專業基礎課,例如電類專業的電子技術、電路原理,機械類專業的機械原理、測試技術之類課程傳統講授方式原則上應不低于0.5,對這類課程中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基本技術及其發展态勢講深講透,不宜用多媒體一幌而過;這類課程的多媒體主要用于擴展知識視野、增加信息量以及原理演示、圖表輔助等。
理工類學科的專業課的教學,由于現今專業課程往往涉及廣泛的知識領域,信息量大,圖表曲線多且複雜,需要更多的感性材料的支撐,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此類課程多媒體運用可以大于0.5,但仍應有0.2左右的闆書,對課程中重點和難點内容通過闆書講深講透。
(二)醫學、思政、外語、文法等類課程的教學,要充分發揮好多媒體的作用
目前,醫學、思政、外語、文法等類課程的教學,0.95以上的教師都能利用多媒體教學。0.8左右的學生喜歡多媒體教學,這些門類的課程有0.6以上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學,以便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形象直觀、豐富有趣、圖文聲并茂等特點。醫學類課程中圖表、模型,各種生理病理解剖系統,組織細胞結構等等;思政、文法類課程中的各種案例、情景等等,利用多媒體便捷和清晰的屏幕來代替闆書,可以節省大量用于解釋和闆書的時間,使學生精神更集中,在有限的課堂時間接觸更豐富的知識。這無疑給課堂教學改革注入活力,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講授型教學模式,幫助有效建立“視、聽、說”的教學模式,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使學生積極參與、口腦并用、和諧高效、主動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外語教學的聽說訓練中,利用多媒體使學生切實體會外國人母語的語音、語調、語流、語速等,加以模仿,反複練習,提高聽說能力。
此類課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着力點 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要與教師的教學設計相結合,在教學中适時地使用多媒體以便優化課堂教學。首先,用在疑難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現場條件的限制,有些知識的理解、難點的突破,用投影、教具操作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多媒體來演示,把課文内容變為直觀、形象的畫面就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其次,用在“不可言傳”處。在課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對課文情境的體會“妙不可言”,隻能意會,不可言傳。這時語言顯得蒼白無力,傳統的“教育者——教育對象”模式遇到了挑戰。這時,必須采取“教育者——教育媒體——教育對象”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方能把不能言明的“妙處”通過電化教學傳達給學生。第三,用在激發靈感處。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适當地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靈感,引導學生打開說話的天窗。如:讓學生通過聽錄制的各種聲音,展開想象,将周圍環境、人物、事物聯系起來編故事;看課件展示故事的情節,想象故事的開頭,或交代故事的結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經過;看配樂錄像,引導學生觀察人物或動物的動作、表情并進行描述,使學生在情景中感悟。
(2)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不是所有的教學内容都适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例如,在漢語的課堂教學中,對作品語言的品味、文章思想的理解、作者見解的剖析,還是要通過反複閱讀課文和教師的講解來實現。一些傳統的适合語言教學的教學方法如朗讀、背誦,最能體現語言教學特征的課堂活動,是不能因為多媒體的運用而放棄的,不能過分誇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讓它替代教師應有的創造性工作。在課堂的某些教學環節中,一張嘴,一支粉筆,教師一邊講,一邊在黑闆上一筆一畫地寫,讓學生感知教師講授的連貫思路,最能反映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這是多媒體所無法替代的。
(三)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把握的幾個原則
經管類課程通常都兼具人文、理工類課程的特點。這裡隻提出幾條指導性原則。
(1)堅持揚長避短、因課而異的原則。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經管類專業課程一般來說是适用于多媒體教學形式的。信息管理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必然運用各種信息管理軟件,隻有運用多媒體課件才能滿足課程傳授中軟件界面直觀演示、信息技術運用過程引導的教學需要;經濟學類課程的教學需用大量的圖形與數學公式來表述經濟學知識,用典型實例來印證經濟學原理,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教學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企業管理學的《生産與運營管理》是實踐性、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的課程,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生覺得枯燥難學,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形象地展示管理流程、典型實例、現場場景,可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拓展學生知識面;《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掌握建立網上人才信息庫、拟發網上招聘廣告、開展網上績效考核等網絡人事管理系統的操作方法,無疑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在《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中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将信用證的運用流程設計成動态演示過程,使複雜的流程逐步清晰地展現給學生,如講船貨銜接、船舷風險轉移問題,以FOB、CIF術語變形界定裝卸費用問題,如果都設計成flash,真實演示實際裝卸場景,則責任的劃分就能一目了然。《廣告學》教學不用多媒體課件,就無法展示平面廣告和播放影視廣告作為教學實例與案例,教學效果将大打折扣。應鼓勵上述課程的任課教師制作、運用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第二,各章節教學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形式的多少應視教學内容而定。如财務會計學的銀行存款結算方式的一節教學,可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結算憑證和票據,将各種結算方式制成流程圖動态地加以演示,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教學内容;而長期股權投資等一些要進行大量會計處理的案例,分析步驟繁多,各步驟關聯密切,就不宜過多地采用多媒體課件,較多的内容适用于用黑闆一步步闆書顯示。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也是如此,宜視章節内容的不同來決定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形式的多少。
(2)課件的設計制作應堅持簡約性、非線性原則。
所謂“簡約性”是指多媒體課件内容的設計要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所謂“非線性”是指多媒體課件的形式設計要鍊接靈活,便于教學。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所設計的多媒體課件畫面應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布局要突出重點,不可過于“花俏”,避免無益信息的幹擾。如果用文字、圖表能表現得十分清楚的教學内容,就沒有必要播放影像資料,制作動畫片了。
第二,課件内容要重點突出。課件不應該是教材各章節大小标題的羅列與堆砌,應該是教材重點内容的凝結歸納,難點内容深入淺出的集中诠解,本學科前沿内容的推介,補充案例與練習題的展示。
第三,課件鍊接方式要靈活多樣。經濟學、營銷學、國際貿易、管理學原理等課程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可靈活鍊接、增加信息量的優勢,根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需要,靈活鍊接最新學術觀點、典型案例、練習讨論題。一些計算性的授課内容,如《計量經濟學》有較大的應用模型數據量與計算量,《運籌學》中有比較複雜的計算教學内容,其計算性的教學内容就不宜一次顯示,而需分步演示,逐步講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融會貫通。
第四,課件制作不可一勞永逸,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如《管理學原理》、《營銷學原理》、《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管理會計學》等課程内容與現實聯系緊密,其教學内容必須适應形勢變化,及時補充信息、更新内容。此外,财政金融、經濟學類課程所用的經濟數據在不斷變化,就需要教師經常收集最新信息,及時更新課件中的文字圖表、案例練習、影像視屏等内容,必須将學科前沿動态與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引入課堂,切不可一勞永逸,拘泥不變。教師還可以制作專門的學生自學課件,包括學習方法指導、案例庫、習題庫、專業詞彙庫、參考文獻、相關網站提示等,引導與方便學生課後自學。
(3)堅持啟發性、集成性原則。
所謂“啟發性”是指多媒體課件教學要有利于推動啟發式教學;所謂“集成性”是指多媒體課件教學要與其他教學形式有機結合,發揮多元集成效應。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多媒體教學要有利于推動啟發式教學,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課件僅僅是師生雙邊活動中的輔助工具,多媒體課件教學必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立足于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切不可使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位于課件演示,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多媒體課件教學要與案例分析法、小組作業法、思維訓練法、實踐模拟法等啟發式教學法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廣告學》、《公共關系學》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實體模拟教學法、《管理會計》《營銷學原理》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案例讨論法都己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可繼續總結提高。
第二,多媒體課件教學要與其他教學形式有機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學形式要與黑闆闆書、實物模型演示、實驗教學等教學形式有機結合。如《會計學原理》的教學就采用了多媒體課件演示教學内容、黑闆诠釋難點與學生登賬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将原始記賬憑證與賬頁帶入課堂,發給學生,邊教邊學,效果很好。
(4)多媒體課件的管理要堅持動态性、創新性原則。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院、系要加強多媒體課件教學的管理與引導,應要求教同一門課程的教師堅持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共同制作多媒體課件;應組織教授不同課程的教師互相觀摩學習,取長補短;應引導教師之間将一些信息資料交流共享。
第二,可以借鑒和引進兄弟院校同類課程的優秀課件,但必須注意課件内容的時效性,必須根據我校自身的辦學特色有所改進和創新,不可照抄照搬。
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把握的幾個原則總體上對其他各類課程也是适用的,在實踐操作中應予借鑒和參考。
根據上述指導性意見,教師在實踐操作上必須處理好兩個環節:其一、按上述指導性意見做好課程教學設計,按章節内容分配兩種教學手段的運用比例及結合方式;其二、根據課程教學設計,拟定紙質講稿和電子講稿相結合的教案,依教案寫出講稿和制作多媒體課件。這一備課過程看似煩瑣,但隻要教師對教學内容通盤熟練、重點難點把握吃透、教學目标要求明确,做起來可以一氣呵成,反過來,通過這樣一個備課過程,又能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總之,多媒體教學的廣泛運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備課時,教師不僅要準備語言講授方面的資料,還要對多媒體的運用進行精心的設計;在課堂上,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的課堂駕馭和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多媒體教學需要的是“一專多能”的複合型教師,要求教師既要有較強的專業業務水平,又要懂得現代教育技術,能夠熟練地操作電腦、調試相關設備,并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需要,把教學内容融入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中。
我們深信:在己有多年實踐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參照上述改進和優化多媒體教學的指導性意見,經過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運用多媒體教學這一新興教學手段,一定會在保證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發揮其應有的更大作用。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務處
2010年3月31日